你在这里

“用汉语改变命运,我的未来不是梦”塞拉利昂大学孔子学院举办第二届中外资企业展暨大型人才招聘会

   3月30日是什么日子?弗里敦街头巷尾的青年们打招呼时,为什么会比平时多出一句:“明天你去安菲尔广场吗?”塞拉利昂大学美丽校园中 ,三三两两、一簇一群的学子们为什么也相约:“明天安菲尔广场见”?答案揭晓——塞拉利昂大学孔子学院又要举办大型人才招聘会了。

   当地时间3月30日上午,塞拉利昂大学安菲尔广场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塞拉利昂第二届中外资企业展暨大型人才招聘会正在火热进行中。中资企业、当地名企、外资机构等50余家单位参展,现场接受求职者履历表,与求职者面对面沟通、进行双向选择。

招聘会开幕式上,塞拉利昂大学孔子学院院长何明清致辞

   招聘会由塞拉利昂大学孔子学院主办,以服务当地为宗旨,旨在向中塞企业输送优秀的专业人才,同时为塞拉利昂青年提供就业机会。参加招聘会的企业既包括中土集团、中铁七局、中水远洋公司等中资企业,也包括塞拉利昂africell等知名公司,提供了涵盖翻译、工程师、秘书、市场营销、公共关系、会计、测绘、维修等1000多个就业岗位。

招聘会的火热场面

   旱季的上午烈日当空,但阻挡不了在场人们的热情。企业展台前人头攒动,大批求职者在展位前积极与企业招聘人员进行交流,了解企业文化、招聘岗位职责、职业前景、薪资待遇等信息,寻找招聘岗位与个人需求相符的企业,投递简历,等待面试通知。不时地听到有人大声说“我会说汉语”、“我HSK过了四级”、“我在孔子学院学的汉语”……“能够使用汉语” 是诸多企业、机构招聘人才的条件之一,成为本届招聘会的最大亮点 。

招聘会吸引了大量求职者

   随着当地中资、华商企业的不断发展,通晓汉语的当地雇员倍受青睐。开拓者国际发展公司负责人直言,“在塞拉工作离不开当地人,我们非常需要既熟悉当地情况又精通汉语的职员。”中铁国际负责人梁进贤表示:“除了翻译人员,公司也迫切需要当地技术人员。从国内带来的设备是汉语操作界面,但当地员工又往往不会汉语,这成为公司用人的困扰。希望学习汉语、能讲汉语的塞拉民众加入其中弥补缺憾。” 大宇矿业招聘负责人表达了对汉语人才的渴望:“此次招聘会,我们希望有更多会讲汉语、懂技术的优秀青年加盟公司,实现共同发展。”

   中外资企业展暨大型人才招聘会是塞拉利昂目前规模最大、最火爆的人才招聘渠道,在当地享有良好的声誉,是塞拉利昂大学孔子学院服务当地的品牌项目之一。塞大孔院院长何明清表示汉语国际传播具有沟通心灵、连通民心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汉语在国际商务中的使用频率不断上升,汉语学习热潮在世界各地空前高涨。塞大孔院的注册学员已经由最初的300余人增长为5000余人。何明清院长说:“我们孔院的学生不仅能够流利地使用汉语,而且了解中国文化,能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是人才市场的香饽饽。”

现场面试汉语

   当地青年阿尔法毕业于塞拉利昂大学,已经在孔子学院学习了3年汉语,他说:“在塞拉利昂懂汉语的人很抢手,不仅中资企业需要,许多当地企业在与中国人做生意的时候也需要。现在,塞拉的年青人都流行着一句话‘去学汉语,改变命运’”。就职于中资企业的孔院学生阿卜杜拉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体会,他说:“塞拉利昂现在会汉语的职员,工资要比不会汉语的至少高1倍,熟练掌握汉语的甚至高2-3倍。我很开心,汉语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好。让我离梦想更近了。”招聘会进行期间,不少青年人都来到塞拉利昂大学孔子学院的展位前要求注册、学习汉语。一位帅气的小伙子对孔院的老师们说:“人才招聘会给了我很大的振动,对自己未来的就业有了更大的信心,我要学习汉语,找到更好的工作。”

   塞拉利昂大学孔子学院7年来致力于汉语教学、汉语应用、中华文化推广,已成为当地汉语普及的桥头堡。在广泛吸引当地民众接近汉语、亲近汉语同时,塞大孔院为塞拉利昂的中资企业和汉语人才牵线搭桥,实现汉语人才与企业的直接对接,切实服务当地社会。何明清院长在谈到举办招聘会的初衷时,动情地说:“孔院对塞拉有着深厚的感情,作为文化使者,我们从未忘记自己的社会担当。汉语是未来的语言,举办招聘会,一方面帮助中资企业、华商从应聘的青年中发掘所需人才,更好地立足当地;另一方面也为年轻人提供工作的机会,因为他们的成长将会带动塞拉社会的进步与繁荣。孔院就是要搭建好语言这座沟通心灵的桥梁,拉近中塞人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共创繁荣发展的美好明天!”

企业招聘人员认真阅读应聘者简历

   未来的日子里,塞大孔院将探索多样化、本土化、实用化的汉语教材与文化课程;在塞拉利昂大学开设汉语专业;建立汉语人才信息库,真正实现汉语人才与就业市场的对接,让学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致力于汉语人才培养与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融合式发展,助力民心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