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here

塞大孔院举办塞拉利昂留华学生座谈会

  当地时间4月28日,塞拉利昂大学孔子学院举办留华学生座谈会。塞拉利昂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各界嘉宾30余人出席了座谈会。

座谈会现场

  塞大孔院中方院长何明清在欢迎辞中指出,此次座谈会旨在于为孔院校友之间搭建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增进友谊,加强合作。

  中国驻塞拉利昂大使馆参赞王新民在发言中表示,希望通过校友会加强孔院校友与各国孔院奇及孔子学院总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推动塞拉利昂大学孔院可持续发展,为促进两国教育、文化等交流与合作贡献力量。

  座谈会现场,曾经在华留学或工作过的当地各界友人齐聚一堂,分享各自在华留学、工作时的美好回忆。塞拉利昂留华学生联谊会主席马克西姆·孔杰(Dr.Maxim Conjoh)博士说,绿茶的清香勾起了他在中国的难忘记忆。当年中国朋友经常请他喝茶聊天,在品茶中交换思想、品味人生。他感叹茶叶已成为他与中国人交往的纽带。四年的留学时光让他适应了中国的生活方式,已把中国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学成归国后,他一直努力促进两国民间交流,鼓励在华留学或工作过的当地民众加入留华学生联谊会,并定期组织活动、联络感情。

  塞大孔院第一届汉语班学生高智动情地讲述了自己的中国故事。刚到中国时,他的汉语并不好,一次在餐馆点菜时忘了“鸡肉”怎么说,只能对服务员说:“我要chicken。”服务员没听明白,便拿菜单给他。当他看到复杂的汉字时更加云里雾里。无奈之下,他索性挥舞双臂,模仿公鸡“咕咕”打鸣儿,引得周围食客哈哈大笑。这件“糗事”刺激了高智一定要学好汉语。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他努力通过了汉语水平考试(HSK)五级和汉语水平口语考试(HSKK)中级。他凭借标准流利的汉语获得了塞拉利昂多家中资企业的翻译职位。

  上世纪70年代便来到中国学习的莱夫·杰纳·布克也饶有兴致地分享自己的中国情缘。他对那个年代的红色歌曲耳熟能详,还情不自禁地唱起《东方红》《我爱北京天安门》等,将与会嘉宾的记忆带回到了那个年代。几年前,他再次前往中国参观访问,切身感受到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认为在塞拉利昂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模式很值得借鉴。

合影

  座谈会上,嘉宾们在分享中国故事的同时,还纷纷给孔院建言献策,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表示孔院举办的留华学生座谈会很有意义。